银河国际手机app下载地址

秦创原创新驱动促发展排头兵踔厉奋发新时代——写在市科技局荣获“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”之际

通讯员 马伯庆 渭南日报 记者 周海燕

改革创新 开创科技管理新局面

惟改革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改革创新者胜。市科技局推陈出新、善于创新,他们将创新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的持久动能。

形成了飞地孵化新模式。积极推进西渭融合战略,立足渭南科技资源匮乏的情况,2019年在西安高新区建设了渭南(西安)创新创业孵化器,累计引进孵化企业78家,在渭注册企业62家,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家,在孵企业19家,形成了“西安研发、渭南智造”飞地孵化新模式。

创新了成果转化新体系。成立了省内首家地市级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渭南分中心和富平、蒲城等县级工作站,组建了秦创原渭南科技服务团,形成了“市有分中心、县有工作站、企有服务团”的成果转化新体系,市科技局连续16年被评为全省技术交易工作优秀登记机构,我市多次被评为全省技术交易工作先进市。

构建了区域创新新格局。创建形成了渭南国家高新区和富平、蒲城、韩城、白水4个省级高新区的“1+4”协同发展格局,省级高新区总数全省第一,成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。在渭南高新区的带动和各县市区的努力下,我市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.2%,全省第2,带动全市2021年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,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。

锐意进取 应对科技发展新问题

面对科技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,市科技局与各部门同频共振、齐心协作,运用新对策,取得新进展,结出了新硕果。

市科创基金推动企业创新发展。成立了总规模1亿元的渭南市科创基金,探索了“参股不控股、帮忙不添乱”的运营模式,对华诚领航等6家企业完成投资4700万元,带动省内外金融机构跟进投资达5.53亿元,引导放大倍数达到11.8倍,优化了融资环境,促进了科技企业发展壮大。依托渭南高新区及各产业园区,先后招引了10余家科技型企业在渭南转化落地,已投企业总产值达到6.68亿元,上缴利税总额达6376万元,工作经验在《陕西日报》刊发。

种业振兴助力粮食安全。加大支持力度,渭南市农科院选育的“渭麦九号”通过国审,成为30年来渭南种业领域的最高研究成果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选育的瑞阳、瑞雪成为陕西省首次通过国审的苹果新品种,助力了国家粮食安全。2022年7月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选育的苹果新品种“瑞香红”通过国审,成为全省农业科技事业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。

全面建设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。市科技局抢抓秦创原机遇,构建以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荔核心区为核心、蒲城高新区环保农资加工和渭南经开区农产品加工为两翼、富平柿子等15个县域产业为链条的“一核+两翼+N产业链”格局,打造秦创原农业创新样板。在科技工作的支撑下,渭南粮食生产实现“十八连丰”,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连续三年陕西第一,8个果业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216亿元,成为全省的“粮袋子”“果园子”“菜篮子”。

精准施策 落实改革发展新任务

市科技局在国内率先实施增材制造产业化工作,引入西安交大卢秉恒院士、中国钢研院干勇院士等72位专家,建成了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,培育全国制造业“单项冠军”陕西北人印机等一批企业,创立了全国第一家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、第一个以3D打印为主题的科技孵化器、第一只3D打印创投基金、第一所3D打印培训学院“四个全国第一”,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转变,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
为积极培育创新主体,市科技局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,高新技术企业五年翻两番(由“十二五”末的28家发展到2020年的120家,2021年达到151家,2022年近200家),科技型中小企业四年倍增(由2018年的107家发展到2021年的247家,2022年达383家),省级(潜在)瞪羚企业10家,近五年全市共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奖41项。高新技术企业美邦药业2021年9月在上交所上市,石羊农科、木王科技、紫兆装备进入上IPO程序。

为优化科技创新生态,市科技局举办了2021秦创原·渭南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、渭南市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活动,极大地激发了创新创业热潮。

作风优良 建功立业奉献新时代

近年来,市科技局领导班子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忠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,自觉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局机关支部成功创建五星级党支部,市科技局在全市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中,连续三年获得“好”等次,多次受到市委组织部通报表彰。

市科技局一班人练就了“沉”字功,他们让身子“沉得下”,让步子“沉到底”,以“沉”焕“新”,思有定、行有向,以昂扬的姿态执着向前,紧跟中心任务服务大局,先后荣获全国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先进集体、“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重大示范活动”先进集体、陕西省“十三五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20多项。同时,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创建、疫情防控等活动,农村科技服务科科长卢青锋2022年荣获全国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”称号,成为渭南科技系统党员干部的先进代表。

步履铿锵再前行,撸起袖子加油干。“下一步,市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聚力秦创原建设一条主线,着力打造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、渭南(西安)创新创业孵化器两个特色品牌,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、创新平台建设提质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、科技支撑乡村振兴、科技人才引进培育五项行动,不断提升渭南科技实力,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”市科技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武俊兴信心满满。

渭南(西安)创新创业孵化器一角

渭南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活动现场

渭南市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现场

陕西大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

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

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车间

(本版照片均由市科技局提供)



评论一下
评论 0人参与,0条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